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(简称《决定》)日前发布,其中提到低息配资公司,在价格改革方面,推进水、能源、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,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。
中化能源正高级经济师王海滨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《决定》提出的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,最终目标是实现汽、柴油等成品油零售价格由市场确定。
当前,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每十个工作日调整一次,且设置“天花板价”和“地板价”上下限,当国际油价高于“天花板价”130美元/桶,或低于“地板价”40美元/桶时,国内汽、柴油价格原则上不作调整。
这一调价机制始于2016年,彼时发改委解释称,将调控下限定为40美元/桶,是综合考虑国内原油开采成本、国际市场油价长期走势,以及我国能源政策等因素确定的。咨询机构统计,因资源禀赋限制,彼时我国原油生产成本高于国际主要石油公司约40美元/桶的平均成本。若国际油价过低,长期会导致国内原油产能萎缩,削弱自给能力。
王海滨补充道,“国家设置‘天地板价’的考虑还有,担心部分时段油价过高,会影响社会稳定。当前还不太敢放开市场化定价。”
在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下,据华创证券反映,目前从国际油价到成品油价格的联动,调整频率依然存在时滞,也存在价格幅度传导的限制。可能引发的问题是,国内炼油等下游业务面临较大挑战。
一名行业人士介绍,原油价格上涨,将沿着“原油勘探开发-炼油-化工-纺织、机械等行业”产业链方向向下传导。但下游行业竞争较为充分,公司多而分散,意味着在油价上涨时,下游企业很难将上游增加的成本完全转移给用户,导致盈利空间被压缩,经营压力增加。
2022年初,受俄乌冲突影响,国际油价在95-130美元/桶区间高位波动。“中国进口油气同比增加的开支今年将在千亿美元量级,下游企业经营及终端消费正在承压。”在2022年石油市场发展论坛上,多名油气领域从业者均如是描述。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也在当年3月末的业绩会上表示,在国内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下,公司炼油业务面临较大挑战。为应对高油价冲击,公司将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原油进口和加工,加大高性价比原油的采购,努力降低原油采购成本。
“既要确保石油供应安全,又要提高行业运营效率,还要保持社会稳定,很难。”中国石油大学油气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陈守海表示,“未来价格改革最终目标是放开管制,但在何时、何种情况下放开?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,如何进一步完善政府管制方式,有效反映中国市场供需情况,有待进一步研究。”
当前,国内成品油调价方案的制定和发布由国家发改委进行。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名业内人士普遍反映,国内成品油定价虽参考国际原油价格标准,间接挂钩国际原油市场,但定价公式中的权重情况并不透明。他们建议,进一步提高成品油定价机制的透明度,在当前10个工作日基础上继续缩短调价周期。
“《决定》提出,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’‘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,防止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’。”一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表示,《决定》传达的内容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、传递供求信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,“市场环境下,成品油价格应由买卖双方自行商定,并作及时调整。”
基于现行条件,上述行业人士建议,将上海原油期货价格列入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挂靠油种,更好反映中国及亚太地区供求情况。
另据第一财经记者采访获悉,随着国内成品油消费增速放缓,业内预计成品油定价机制将迎来调整窗口。近年来,国内成品油消费缓慢增长,2019年出现负增长;2023年国内成品油消费量同比增长9.5%,达3.99亿吨,恢复至2019年的98.6%。据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在今年2月发布的《2023年油气行业发展报告》,预计2024年中国成品油需求达4亿吨,同比增长0.3%,达峰时点可能提前至2025年前。
“以前国内石油需求增速较快,但现阶段随着电动汽车迅速推广,国内成品油需求已近达峰。”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能源经济与金融研究所所长郭海涛认为,供应过剩的预期将倒逼成品油定价机制采取市场化手段进行调整,并在一些环节逐步放开管制。
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021-22002972或021-22002335;banquan@yicai.com。 文章作者郭霁莹低息配资公司
聚焦二十届三中全会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在线配资平台观点